“你我皆是局中人,何谈卷与不卷。”张九荻伸手,想去抚她的额间发,忽又察觉道:“你的头发怎么长了这许多。”“你已经昏迷了半年了。”“你这些日子,过得还好吗,南边好看吗?”“挺好的,我几天去了乌月。”张九荻明显愣了一下,“哦,是母亲的家乡。”“我知道。乌月的玉器真是好。等你养好了,我们便一道去吧。”“一道……”他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笑意,“好。”作者有话要说:完结啦!☆、我们仍在故事的中途千姜和张九荻的故事终于在此画上句号,我想要讲的故事,以及一些执念的梗基本完全呈现出来了。故事的灵感来源是2016年读过的一本逸闻。我都不晓得为什么那个小人儿形象,会在我脑海中活跃那么久,明明只是个极为简单俗套的故事,当然更多的是感激,若没有它,可能就没有这部拙作。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,能够写到这个程度以及没有太监,我已经非常满意了。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遗憾,比如因为没有经验,很多人物形象的小传都没有写全,而且大纲也极为简单,因此前半部分写起来,总感觉自己和角色不太熟,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,好在这样的状态没有持续多久,到后期他们都“愿意”告诉我内心的想法,写的时候只会觉得自己是在转述,编的感觉也没有那么强烈了。写小说真是件孤独的事情,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新人来说,不仅是单枪匹马,而且会到处碰壁,再加上拙作的写作过程中,读者互动交流比较少,有的时候我都在质问自己,到底为什么还要写?特别是熬到深夜,第二天还要上班的时候。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,国庆期间我与朋友去桂林旅游,我向她抱怨,她却斩钉截铁地告诉我,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,虽然时至今日我也不晓得这个意义到底是什么,但是我总觉得那一刻我得到了慰藉,所以后面虽然点击与评论都很少,但是我仍旧自得其乐。写到三分之二部分的时候,我迎来了事业上的一次重大调整,其中波折让我不得不搁笔,从基本上日更转向了半月更。我是一个不适应变化的人,那段时间吃了很多也胡思乱想了许多,导致体重也增加了不少,哭哭,再加上每日根本忙到没时间,我每天都很焦虑,因为写作的惯性是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,我很怕失去它。好在再次提笔时,我惊喜地发现它们还在那里,故事里的人仍然在那个世界闪闪发光。冬天的时候,去看了一场展览,我在霍贝玛的《水磨坊特雷弗景观》前驻足良久,仔细看他的每一个运笔与色彩,他从未名声大噪过,却能将水磨坊每一个转动的叶片都仔细刻画,他当时想什么已无从得知,但我却突然释怀了。尼尔盖曼的一句话能很好地表达当时的心情,“这是我独自上阵的时刻。”我也想要独自画好每一个叶片,即便只是在一个狭小的角落。啰嗦了这么多,主语都是我我我,感谢看到这里的可爱读者们。这是一个不怎么完美的故事,谢谢你们愿意与我一道经历,还没有留下恶评……哈哈。行文至此,我想用我最喜欢的一部日剧中的台词,与大家共勉:我们仍在故事的中途。不管前路是鲜花还是风雨,希望我们都能写好自己的人生故事。